
作为去年刚上任的“新支书”,南强镇上磨刀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陈新民不仅做好了村民日常生活的“贴心人”,更是通过走“支部农场+土地流转”的发展之路,带领村民致富,带动乡村振兴。
一大早,村民陈强发一脸喜悦来找村支书陈新民,打算租用村综合楼来办酒席。眼前这栋崭新的两层综合楼,是去年陈新民上任不久后动工修建的,今年刚刚投入使用,两层楼总面积804平方米,村民家里有红白喜事办酒就方便多了。
陈强发说,以前办酒席是在老旧的祠堂,那里环境不好,不通风,有了新综合楼就方便多了。
1991年,不到20岁的陈新民怀揣着报效国家的愿望参军入伍,3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吃苦耐劳、不怕困难的精神。退伍后,陈新民和朋友一起到云南发展,经过几年的打拼,也算是小有成就。直到2021年,他被推选为新一届的“村支书”。
陈新民表示,回来担任支书之初,心里还是有一些担心,怕自己能力不足。但是,作为一名退伍军人,自己非常想把家乡建设好,让大家都富起来,日子好起来。
上磨刀村自然条件差,土地贫瘠,田块分散,水利灌溉能力差,耕种效益低下,使得当地村民纷纷外出打工,大片土地荒废。上任后,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,提高土地效益,激活农业发展潜力,成了陈新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。经过外出考察、民主商议,他决定把各家各户的土地集中起来,以土地入股或出租的方式,将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,由村“支部农场”统一管理。
陈新民说,把村民的土地流转后, 一亩地村民可以有300元的分红。 同时,村委统一将流转的土地给种植大户进行种植,再集中收购、销售, 可以从中获得利润,仅2021年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就达到了18.6万元 ,同时也解决了村里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。
目前,上磨刀村共有610亩田流转到村集体农民家庭农场,打造出集特色水产、莲虾养殖、葛根、蔬菜、艾草、烤烟种植六大生态产业项目,盘活了闲置土地,探索走出了一条以“支部农场”为载体,农户责任田面积不变、群众利益不受损、村民务工不用愁,集体经济大发展的新格局。
乡村振兴需要有担当、有文化、有想法、有闯劲的“领头雁”,希望在陈新民的带领下,当地的“支部农场+土地流转”发展之路能走得更远,带领村民致富,带动乡村振兴。
责编:邝东昱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“湘超”郴州主场首战今天下午2:18开票!大家快抢!
今日辟谣(2025年9月8日)
Vlog丨探寻东江湖水的奇妙旅程
习近平向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致贺信
今日辟谣(2025年9月5日)
14路湘军集结丨郴州队,到!“郴”霸全场,势不可挡!
湘超郴州队战歌:林邑虎啸
#湘超dou是郴州范# 万元大奖等你拿
下载APP
分享到